close

  中新網杭州6月27日電(見習記者 張駿 實習生 羅夏蘭)如果今年再來一次“菲特”,浙江杭州的城市積水還會那麼深嗎?汛期已至,對於一年後的杭州城市排水現狀,杭州城管委保守表示,“覺得我們防汛排澇做好之後,杭州不會看海了,這個思路是錯了。我們是通過這次主汛期的改造,這些改造過的點有望不再看海。”
  浙江杭州,地勢低平,河網密佈,典型江南水鄉。去年,數次暴雨,一場颱風,杭州屢屢“淪陷”,多處嚴重內澇。
  15日,杭州正式進入主汛期;17日,杭城正式入梅。近期,梅雨帶北抬趨勢明顯,未來杭州或將迎來大規模降雨。
  近日,中新社記者經過多方實地採訪瞭解到,杭州防汛依舊任重道遠。杭州不“看海”的幾率多大?杭州市城管委用詞委婉,似乎讓人對“菲特”一年後的努力和成績感到有些擔憂。
  老小區自抽門前水 “孤島”現狀依舊困擾
  “水都快到腰了!哪裡還能出門啊。”回想起去年“菲特”期間,家住翠苑三區的陳大伯聲音不禁提高了幾分。而這樣的情況並不僅僅出現在“菲特”期間,雨下得大一些,翠苑三區道路上就常有積水,“大概也有到小腿吧。”
  翠苑街道辦事處城管科負責人張建國告訴記者,當時積水普遍在70公分左右,有近3萬人的出行受到了影響。
  今年,翠苑街道包括花園南村、花園北村、九蓮新村、翠苑三區在內的多個小區都進行了防汛排澇改造。因老小區地市低窪,汛期,翠園街道用於主要排水的古盪灣河水位高於小區內部水位,用於往外排水的下水道成了往內倒灌水的通道。
  經過改造,在小區雨水井內設置手動閘門,截斷小區下水道與市政管網的聯繫,雨水彙集至小區內的集水井,通過移動大功率水泵將水強排至古盪灣河;路面上還將堆放沙包,阻擋積水進入小區。張建國說,“理論上,這比去年一邊往外排水,一邊下水道倒灌進水的排水方式更科學。”
  西湖區城市管理局出台《2014年西湖區防汛排澇一片一方案》,類似翠園小區的防汛排澇方案,西湖區共有14個。“採用小圍區的形式,閘斷小區跟外面大市政管網的聯繫,這樣外界水不過通過雨水、污水管倒灌進社區。”西湖區城管委吳興昊坦言,這也是短期的應急性措施。
  “畢竟去年年底排出這個計劃,真正施工是三月份,現在整體開工才三個月時間,我們也不敢打包票說肯定不澇不淹,盡可能讓積水時間減少,對居民的影響小一點。”吳興昊如是說。
  張建國也有同樣的擔憂,“市政管網是截斷了,那些私設的管道呢?地下的空洞呢?明的是截掉了,暗的呢?”
  除此之外,還令張建國不安的是古盪灣河大範圍內的蓄水容量,小區內的水都往古盪灣河排,但河水滿了依舊會通過路面流進社區,路面積水,社區成了“孤島”,居民的生活出行仍然受到影響。
  “我們的水都往運河排,去年菲特期間,運河水位都超過了古盪灣河,路上的雨水往哪兒排?還不都進了低窪社區。”張建國如是說。
  積水無出路 道路排澇也僅是多米諾骨牌
  去年“菲特”攜暴雨過境,杭州城西是“重災區”,颱風漸行漸遠後,部分地區的積水也遲遲未退去。多條主幹道隱沒在積水中,西湖水滿溢至路面,錦鯉游上了路,車輛拋錨在積水潭中……
  記者從杭州市城管委獲悉,截至主汛期前,三年行動計劃確定的今年全市378個項目,已開工326項,完工214項;主汛期前需完成或發揮效益的140個項目,目前已全部完成或可發揮效益。
  140項城區防汛排澇工程項目中,城西重點工程就占到了55項。杭州市城管委公佈的《2014年杭州市城市防汛排澇工程項目分佈圖》上,需要開展工程的道路幾乎集中在了城西區塊。
  吳興昊告訴記者,西湖區內古墩路、學院路、文一路、文二路等20條主幹道都進行了改造,“增加泄水能力,增加雨水支管管徑,增加路邊雨水收集口,讓路面積水減少。”
  若雨水能順利從路面進入下水道,最終去處依然是承擔著杭州主城區90%雨水的運河。
  不過,運河河道窄,且通往杭嘉湖河網,一路平原落差小,流速緩慢。而颱風天氣的影響面廣,去年,杭嘉湖平原地區也在“菲特”的影響範圍內,和杭州一樣是狂風暴雨,這些河網自身水位也很高,沒有了水位落差,運河甚至還被下游的高水位“頂托”起來,四處漫溢。
  當時,媒體用多米諾骨牌形容杭州的排水態勢,運河的水排不出去,市區河道、雨水管道里的水也就沒了去處,最後的結果就是市區大面積受淹。這意味著,當運河水位標高,雨水沒處去的時候,道路排澇工程也只是其中一塊多米諾骨牌。
  對此,吳天昊認為,“在城管做這些改造的同時,閑林水庫、三堡排澇泵站等項目建好之後,上面一個蓄水,下麵一個排水,對於整個西湖區積水情況肯定又會緩解。”
  杭城都江堰未成 城西防洪生力軍亦難抗大梁
  杭州三堡排澇工程,又稱杭州市南排工程,位於杭州市江乾區運河錢塘江出口三堡二線船閘西側,是以防洪、治澇為主,結合改善水環境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。平時引水入城,澇時排水入江,當地媒體贊其“杭城都江堰”。
  根據設計,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三堡排澇站有四台排澇機組,4台機組火力全開,24小時能抽走1700萬立方米的水,相當於1.5個西湖。同時也增加了運河流速,極大緩解了主城區積水的情況。
  不過,“杭城都江堰”尚在建設中,杭州市南排工程建設管理處副處長金國棟告訴記者,爭取在明年主汛期前有開機條件。建設工地現場,巨大的深坑中安裝機組的底樁方纔初具雛形,超出地面的建築僅僅是數根水泥柱,“對今年的汛期肯定幫不上忙。”
  6月16日,當地媒體報道,被冠以城西防洪排澇“生力軍”的閑林水庫已經具備蓄水能力。這個蓄水位高達70米,總庫容1971萬立方米,相當於1個多西湖的水量的水庫被寄予眾望,“扛起城西防汛大梁”。
  杭州閑林水庫管理處副處長、高級工程師金建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則表示,把閑林水庫當成留下地區能否阻止內澇的關鍵因素有點誇大。“閑林水庫的主要功能是備用水源,兼顧應急抗險功能。我們只是對留下的防洪能夠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。”
  金建峰告訴記者,雖然整個庫容設計將近一個多西湖,但作為備用水源,其中1600多萬立方米需保持常態,也就是說,1971萬立方米庫容中僅200萬方左右可用於臨時攔水。
  “同時,我們閑林水庫只是上埠河的上游的一小段,上埠河整個集雨面積約40平方公里,我們閑林水庫占了40%左右。”金建峰解釋,“整個集雨面積的60%,還要靠下游自身的防洪體系。”
  目前,大壩主體工程已完成,泄洪兼導流洞和輸水隧洞進水口閘門已安裝完成並調試。“我沒有公開說過水庫可以蓄洪的話,但按照目前的進展,確實有這個能力。”
  水庫工地現場,抓土機還在運行,運輸卡車不斷進進出出,閘門上方的腳手架上還有工人在工作。從壩頂遠眺庫區內,部分聳起的小山包底部植被已經清理乾凈,庫底還沒有蓄水。
  金建峰說,當水庫蓄水後,常態用於備用水源的容量占到了1600萬立方米左右,但蓄滿這麼多水也需要超過一年時間。理論上,今年汛期,整個水庫容量的1971萬立方米都能為臨時攔洪所用。
  不過,金建峰指著庫區底部,靠近大壩主體的方向告訴記者,立在庫底的成片電線桿是重要單位的通訊設施,“攔洪水時首先還要保證重要單位設施安全,今年蓄水能力依然有限。”(完)  (原標題:杭城“菲特”之後迎防汛大考 組合拳勢弱壓力依舊大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d51odsq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